近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依托“一带一路”澜湄铁路互联互通中心,启动了2022年“澜湄周”系列主题活动之 “论道澜湄铁路”。这是一个系列云端专题讲座活动。第一期讲座特邀西南交通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杨荣山教授,以“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为题开讲。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国际交流处处长陈青长、轨道交通学院党总支书记李文举等相关负责人以及来自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的百余位中外学生在线聆听。
李文举为讲座致辞。他表示,在上海疫情防控的最关键时期,杨教授在“云端”开设专题讲座,是对上海的鼎力支持,同时正值上海应用技术大学68周年“云”校庆之际,也是对我校的大力支持。他对杨教授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同时希望大家从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中感受中国的沧桑巨变,坚定“四个自信”,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杨教授从中国铁路在新中国成立前、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铁路六次大提速时期、高速铁路发展时期的发展状况和发展特点出发,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知识盛宴。在新中国成立前中国铁路发展概况部分,他依次介绍了具有代表意义的唐胥铁路、京张铁路等线路历史,总结了旧中国所建铁路的特点。然后,他通过成渝铁路引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中国铁路建设,重点讲述了恢复旧中国铁路过程、铁路骨架的基本形成过程以及新时期铁路的建设特点。讲到1997~2007年间中国铁路六次大提速时期时,杨教授通过一组组提速数字阐述了六次大提速的重要意义。最后,杨教授从探索期、成熟期和发展期出发,重点讲解了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杨教授表示:了解历史是为了展望未来。铁路行业前景十分光明,尤其在运营安全保障方面,人工智能、自动化以及虚拟现实等技术融合是未来的趋势,也是同学们需要去攀登的高峰。
讲座结束,同学们和杨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通过讲座,全面了解了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学到了许多新知识,对复兴号高速列车、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等自主创新品牌等有了更深刻认识。同时,对未来的专业学习有了新思考,更加坚定了“四个自信”和练好本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中国铁路做出更大贡献的信心和决心。
最后,陈青长进行总结讲话。他对杨教授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为师生们开展专题讲座表示衷心感谢。指出铁路是国家的交通命脉,希望同学们通过学习中国铁路发展史,不忘记来时的路,同时更加坚定“四个自信”,学好专业知识,走好前行时的路!
文/图:轨交学院